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在职考研GCT > 文章正文
 
江西财经大学2007年在职公共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2007-7-21 来源:网络整理 【字体:小 大】

江西财经大学2007年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与性质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专业学位代码:490100)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及部分工商企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具有较宽的知识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需要,熟悉某一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以及其它公共服务人才。

  二、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包括全日制大学、电大、成人、自考等)、累计工龄3年以上(工龄计算截止到2007年7月31日)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三、入学考试

  1、考试科目:

  ①英语;②公共管理基础;③综合知识(包括语文、数学与逻辑);④政治理论(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共计四门。

  2、联考科目时间安排:

  综合知识: 10月27日上午8:30—11:30;

  英 语: 10月27日下午14:30—17:00;

  公共管理基础:10月28日上午8:30—11:30 ;

  注意:联考具体考试科目、时间与地点以准考证上的说明为准。

  3、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具体时间、地点请各位考生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

  四、录取

  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由我校自主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

  五、培养方向与培养方式

  1、培养方向:

  ①公共部门行政管理;②公共财政与税收管理;③社会保障与社会事务管理;④宏观经济与区域发展管理;⑤公共投资与项目管理;⑥公共部门预算与绩效管理。

  2、培养方式:

  我校MPA培养采取非脱产学习方式。每学期集中学习2-3次,每次集中时间两周左右。

  六、学制与学位授予

  实行学分制,学制2~4年,在职攻读人员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论文等规定培养环节者,授予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七、培养费用

  按赣发改收费字[2006]631号文,学习培养费共计2.4万元/生(可分两至三次缴清)。

  八、报名程序

  考生报考“在职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报名流程如下:

  1、考生于7月15日至7月25日通过互联网登陆省教育厅学位办报名网(网址:jxbm.ncu.cn)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根据选项认真填写并提交,提交后请保管好自己的网报编号。现场确认前,可以随时浏览、修改、打印本人报名信息,请牢记网报编号。

  2、考生携带网报编号、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工作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工龄证明、《2007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可到江西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室(蛟桥园综合大楼三楼)领取,也可在公共管理学院网站下载,网址: ggxy.jxufe.cn/jxufe_mpa/index.htm,资格审查表须贴本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考生亲笔签名后的《考生承诺诚信书》(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下载,网址为:grs.jxufe.edu.cn)及报名费于7月27日至7月31日间至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北区研究生大楼二楼进行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

  3、未进行网上报名的考生无法进行现场确认及照相。

  4、依照《学位中心[2007]57号》文件精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考生报名费用为300元(包含政治理论考试费用)。

  5、资格审查复审在面试期间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生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工作证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工龄证明、《2007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考生亲笔签名后的《考生承诺诚信书》。

  九、参考书目及考前辅导

  1、参考书目:

  ①《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福建招生考试网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福建招生考试网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考前辅导 :

  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复习MPA考试科目,提高应考能力,江西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将在江西地区为广大考生联系MPA考前辅导班。辅导科目有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辅导期从2007年8月至9月共两个月,进行强化教学辅导。具体安排请关注网站:ggxy.jxufe.cn/jxufe_mpa/index.htm的通知。

  十、招生咨询

  联系部门:江西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室

  联系电话:0791-3816461 5110655 (张老师)

  0791-3816461 13907005163(王老师)

  传 真:0791-3816461

  电 子 邮 箱:jcmpa@sohu.com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北综合楼三楼

  邮 编:330013

  网 址:ggxy.jxufe.cn/jxufe_mpa/index.htm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